Cart summary

You have no items in your shopping cart.

WB实验总出现神秘多条带?背后隐藏着蛋白质加工的精密旅程!

 

每一次Western Blot(WB)结果中意想不到的多条带,都不仅是实验的“烦恼”,更可能是细胞对你发出的信号,邀请你窥见一个高度精密的蛋白质加工世界。

别再简单地将其归咎于“非特异性结合”或“降解”了,今天让我们一起解码条带背后的奥秘!

 条带谜团的根源:蛋白质的“加工之旅”

你以为的一条蛋白一条带?太天真啦!许多蛋白质在合成后并非“成品”,而是需要经历一场漫长的旅行和精密的裁剪,才能持证上岗。这条路上,三位关键角色相继登场,共同演绎了这场生命大戏:

🔍什么是信号肽

 

信号肽可称为蛋白质的“导航系统”,通常位于前体蛋白的N端,是一段长约15-30个氨基酸的短肽。它富含疏水氨基酸,能引导新合成的蛋白质穿越细胞膜,定向运输到内质网、线粒体等特定细胞器,甚至分泌至细胞外。一旦完成任务,信号肽便会被酶切除,不参与蛋白质的最终功能。

🛠️什么是前体蛋白?

 

前体蛋白是蛋白质的“未加工原坯”,除了包含成熟蛋白序列,还带有信号肽前导肽等辅助结构。这些额外序列在翻译后修饰过程中起到关键作用:它们不仅指导空间定位,还保护蛋白在成熟前不被提前激活,为正确折叠和剪切提供结构基础。

这些额外序列在后续的加工过程中会被切除或修饰,以形成具有生物学活性的成熟蛋白。

✅ 什么是成熟蛋白

 

成熟蛋白是经过一系列修饰(如剪切、糖基化、磷酸化等)后形成的“最终功能蛋白”。它已去除所有冗余序列,结构正确折叠,具备生物学活性可高效执行结合受体、催化反应等任务,是细胞中真正发挥作用的“成品蛋白”。

实战案例解析:看“条带”如何讲故事

案例一:以人类甲状旁腺激素(PTH)(UniProt: P01270)为例:

其前体preproPTH共115个氨基酸;

1–25位:信号肽(后被切除);

26–31位:前导肽(进一步被去除);

32–115位:最终加工为成熟PTH(84个氨基酸)。

常被研究的PTH(1–34)片段,对应成熟蛋白的1–34位,实际源于前体蛋白的32–65位。

例如,Biorbyt提供的类似蛋白片段产品:

orb216830(Teriparatide Acetate,PTH(1-34))

再如:orb1098598(PTH(39-84))

通常所说的Human PTH(39-84)则指的是成熟PTH蛋白的39-84片段,它对应前体PTH蛋白的氨基酸区间为70-115aa。


 

⚠️ 为什么WB实验中常出现多条带? 
 

 

案例二:以TGF-β1为例(biorbyt抗体货号orb1294344):

如下图:图中检测到多个条带,

Pro-TGFβ(约55 kDa):前体形式,可视为未激活的“原始状态”;

Latent-TGFβ(约43 kDa):经初步加工形成的潜伏态复合物,暂无生物学活性;

Mature-TGFβ(约13 kDa):最终成熟形式,可激活SMAD通路,调控细胞生长与分化。

这些条带分别代表了蛋白质不同加工阶段的形态,是翻译后修饰与逐步激活过程的直观体现。

📌 总结与启示

信号肽是导航,前体蛋白是原料,成熟蛋白即成品。一条龙服务,缺一不可。

WB中的多条带不一定是坏事!它可能是蛋白质动态加工过程的真实写照。学会解读它们,能让你的实验结果更有深度,更能揭示生命过程的本质。

下次做WB时,别再为多条带而焦虑。不妨:

查数据库: 在UniProt等数据库查询目标蛋白的分子量和已知的加工形式。

看位置: 判断条带大小是否与预测的前体、成熟形式等相符。

选抗体: 注意抗体说明书标注的识别表位,判断它能检测到哪些形式的蛋白。

 

理解蛋白质从合成到成熟的精密旅程,不仅能破解WB条带之谜,更是窥见生命调控微观之美的窗口。